3月10日,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梁达涛副教授主讲的“书法的学科属性、文化定位与艺术表现”学术讲座圆满落幕。本次讲座深度解析书法从传统技艺到现代学科的演变之路,探讨其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艺术价值,引发热烈讨论。

2022年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“美术与书法”列为一级学科,标志着书法学科地位的历史性突破。梁副教授指出,这一变革是学科建设的里程碑,为书法专业赢得了学科建设自主权,并为其在人文社科领域争取话语权带来了宝贵的契机。
汉字是书法的载体,“写字≠书法”书法既是“技”更是“道”。讲座中,梁副教授以甲骨文“男”“王”“文”等字为例,揭示汉字中蕴含的文化密码,强调书法需以人文素养为根基。陆维钊先生提出的“八个重视”(如文史哲修养、传统与创新并重等)至今仍是书法教育的核心框架。


面对键盘时代,书法如何保持生命力?梁副教授认为,书法需在“用”与“美”之间找到平衡,既不能沦为纯美术化的“炫技”,亦不可割裂与文史哲的天然联系。他引用张怀瓘“一字见心”之论,呼吁书法创作应融合技法、思想与个性,避免“千人一面”的程式化倾向。针对书法技法学习的路径,梁副教授提出“临创结合”的方法:通临百家以博采众长,精研一家以锤炼个性,实现从临摹到集字创作再到自由创作之境。

“书法是通人之学,非一技之长。”梁副教授强调,书法学科建设需立足传统,拥抱交叉学科,培养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正如苏轼所言:“读书万卷始通神”,唯有文脉滋养,书法才能真正成为传递中华精神的“活化石”。 书法,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尽的智慧。本次教师教育学院开展的书法讲座,我们一同走进书法的奇妙世界,感受它的魅力,领略它的风采。无论你是书法爱好者,还是初学者,相信都能在这场讲座中收获满满。让我们以笔为舟,以墨为帆,共同驶向书法艺术的浩瀚海洋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!期待与您相约,共赴这场书法盛宴!